聯合國秘書長發出警告!我們的世界正處于危急關頭?
中國是直通車新聞。國際金融論壇2022年全球年會2日在廣州開幕。在此次會議上,多位國際政要對當前全球經濟下行趨勢表示擔憂,呼吁各國采取開放務實的合作方式,攜手應對地緣政治、疫情、通脹、債務、氣候變化等多重挑戰。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在年會上警告說,我們的世界正處于一個關鍵時刻,防止氣候災難的窗口正在迅速關閉,各國正在努力應對不斷上升的生活成本、利率和迫在眉睫的衰退,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機會正在溜走,最脆弱的群體可能受到最嚴重的打擊。
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該怎么辦?
呼吁引入可持續發展目標
刺激計劃
?12月2日,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在會上發表講話。圖片來源:國際金融論壇微信官方賬號
古特雷斯呼吁出臺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刺激方案:向全球“南方國家”提供充足的流動性,包括增加多邊開發銀行的資金,更廣泛地重新分配特別提款權。
他認為,國際金融機構和開發銀行必須調整其風險應對方法,并以合理的成本系統地利用私人融資來幫助發展中國家。公共和私人投資者必須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并在2030年前將可再生能源投資增加兩倍。
古特雷斯還表示,我們必須提高透明度和問責制,以衡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凈零未來的進展,我們絕不允許任何形式的“綠洗”。
展望未來,古特雷斯表示,必須改革國際金融架構,以滿足當今的需求,從而促進減少不平等,重建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之間的信任。只要齊心協力,我們就能一起克服困難,建設一個可持續、公正和繁榮的未來。
據估計,在2023年,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國家
會陷入衰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里斯塔麗娜格奧爾基耶娃在會上發言。圖片來源:國際金融論壇微信官方賬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里斯塔琳娜格奧爾基耶娃在國際金融論壇2022年年會上表示,世界經濟正在放緩。IMF預測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為2.7%,但實際增速低于2%的概率有25%。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2023年,預計全球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國家將陷入衰退。亞太地區形勢相對較好,但也確實面臨諸多不利因素的挑戰。
她解釋說,由于許多國家將繼續通過提高利率來對抗通脹,財政政策將繼續收緊。高利率將導致整個亞洲的高收益和低貨幣。烏克蘭危機嚴重沖擊了全球能源和糧食市場,直接影響了歐洲的經濟增長,削弱了歐洲對亞洲進口的需求。
全球碎片化趨勢使世界前景更加不確定,也將直接沖擊亞洲開放和依賴貿易的經濟模式。我們必須反對全球分裂的趨勢。她建議,通過積極對話抵制分裂,世界各地的決策者應開展建設性對話,包括參加多邊論壇,這對于避免最激烈和最有害的分裂至關重要。
“我們需要采取行動,共同應對挑戰,只有合作才能實現共贏”。像中國這樣的經濟大國應該發揮主導作用,G20峰會發出的建設性信號給了人們希望。
以中國的新發展不斷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國際金融論壇主席、中國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在會上發言。圖片來源:微信官方賬號,國際金融論壇
國際金融論壇主席、中國銀行前行長周小川在會上表示,過去幾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地緣政治風險、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重組、通貨膨脹和債務問題、能源和糧食危機等多重負面因素疊加,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加大
在他看來,如何促進全球經濟的復蘇和發展,實現更加平衡和有韌性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方關注的焦點。
周小川指出,剛剛閉幕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再次向世界闡明了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的決心,以及不斷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愿望。
超低利率時代已經結束。
新加坡國務及社會政策統籌部長尚達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在年會上表示,全球經濟將經歷非常困難的時期,明年仍將充滿考驗。通貨膨脹將在一段時間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內高于正常水平,全球經濟增長將更加疲軟,我們將面臨更加緊張的金融形勢。
“除了各國央行需要控制通脹、全球許多地區需要努力避免深度衰退之外,我們還需要適應超低利率時代已經結束的事實。”Tharman shanmugaratnam認為,事實上,世界許多地方已經<愛尬聊_健康養生>進入負實際利率和流動性過剩。基于低利率和流動性過剩的經濟和商業模式現在需要得到糾正,這將經歷一些動蕩、痛苦和損失,必須妥善處理。
除了經濟挑戰,尚達曼還指出,氣候變化的影響正在迅速逼近,有必要加快應對。與此同時,我們必須抓緊時間為下一個疫情做準備,它可能比新冠肺炎更危險。
為了應對上述挑戰,tharman shanmugaratnam說,我們的目光不應該局限于自己的國家,而應該更加國際化,我們應該共同努力,找到一種適應世界多極化的方法,減少各方之間的摩擦。我們不應著眼于眼前,而應著眼于長遠,充分利用多邊機構,包括國際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強這些機構的力量,并以公平和可持續的方式傳播到其他國家。
堅持綠色低碳轉型創新的目標和方向
中國氣候變化問題特使謝振華在國際金融論壇2022年全球會議上指出,一些發達國家受國際形勢和能源危機影響,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和行動出現逆轉,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增加。"我們希望這只是解決眼前困難的權宜之計。"
謝振華表示,《巴黎協定》和《203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決定的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創新的趨勢不可逆轉。世界迎來了以綠色低碳為特征的新一輪工業革命和技術變革。希望主要國家不要因為眼前的困難而改變。請繼續堅持綠色低碳轉型創新的目標和方向,履行各自的責任和義務,增進政治互信,為國際合作營造良好的外交環境和開放的貿易金融秩序。
在他看來,中國為《巴黎協定》的達成、簽署、生效和實施做出了歷史性貢獻,呼吁各方在全球氣候治理面臨波折的關鍵時刻,堅守《巴黎協定》,不輕言放棄。這增強了信心,為國際社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了強大動力。
謝振華表示,中國將繼續與國際社會其他各方一道,加強對話、交流和務實合作,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多邊進程不斷取得積極進展,構建公平、合理、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為加快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創新、保護人類共同家園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