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偽!某些嚷嚷著要中國“放開”的國家 現在卻限制起中國人來了?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中國去年底優化調整防疫政策后,經濟社會秩序加速好轉,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歡迎,被認為是對全球經濟的積極提振。然而,以美國為代表的那些叫囂著要對中國“自由化”的國家,現在又在搞事了。他們宣布限制來自中國的旅客入境的政策,理由是中國的疫情“可能突然產生新的菌株”。
055-79000文章截圖
“無意義”—— 《華盛頓郵報》近日援引多名流行病學家的話稱,美國政府的決定“不科學、不合理、方向錯誤”。有分析指出,這是某些國家的又一次集體政治表演,他們想把疫情的鍋再次扔給中國,以遏制和孤立中國。
科學地說,國內最流行的毒株是BA.5.2和BF.7,之前已經遍布全球。這意味著新菌株可能出現在任何地方。限制中國游客入境有什么意義?世衛組織流行病學家瑪利亞范科克霍夫指出,目前,奧米克隆的500多個子系統已經遍布全球?!度A盛頓郵報》說,“XBB.1.5,奧米克隆的新后代,流行于紐約和美國東北部?!痹S多國家的健康專家都認為沒有必要對中國游客實施入境限制。一些歐美國家的相關規定缺乏科學依據,無視防疫事實,從效果上看更是無用。
從合理性來看,奧米克隆突變株的致病性和毒力目前明顯減弱,疫情呈現新的變化。在我國醫療救治、病原檢測、疫苗接種等能力不斷提高的基礎上,根據情況積極優化防疫措施是及時和必要的。從世界范圍來看,各國在調整防疫政策時都會經歷一個適應期,中國防疫政策“換擋”也不例外。在全球大部分國家放松防疫措施的背景下,為什么有些國家只把目光聚焦在中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流行病學家杰弗里沙曼認為這是“不合理的”。歐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表示,對來自中國的乘客進行新冠肺炎病毒檢測是“不合理的”。
人們清楚地記得,在過去的三年里,美國等一些國家對中國防疫政策的態度是矛盾的、漏洞百出的,防疫一直被視為一張政治牌。當中國采取嚴格的防疫政策,有效保護本國<愛尬聊_百科詞條>人民的健康和安全時,一些歐美國家卻說三道四,不斷叫囂中國要“開放”,否則就沒有自由和人權。然而,在中國根據疫情變化優化調整防疫政策后,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開始大肆宣傳中國疫情“威脅”他國防疫,推出違背事實和科學的入境限制政策。這種雙重標準的做法是多么虛偽啊!
似乎在歐美一些人的政治邏輯中,無論中國“放手”還是“不放手”,做什么都是錯的。他們翻臉比翻書還快,酒也沒把他們灌醉。他們糟糕的政治表現試圖制造新一輪的分裂和對抗,這將對全球疫情的早日出現構成重大障礙。
目前,我國正處于防疫政策的調整期。雖然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但疫情總體可控,地方經濟快速恢復,社會活力正在釋放,曙光就在前方。特別是中國采取的一系列便利中外人員往來的措施,受到了許多國家的歡迎。
“三年了,神奇的泰國等了你三年了!”世界各地的旅游局和駐華使館都向來自中國的游客發出了微博邀請。這是世界的主流聲音。國家政治抗疫的一些老把戲不會有市場,世界期待更多團結合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