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設計第一人”周令釗去世 享年104歲?
北京日報客戶端消息,記者從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獲悉,我國著名藝術家、美術教育家、中國藝術設計大師、中國壁畫運動的開創者之一、中國文聯第十屆造型藝術成就獎獲得者、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共黨員周先生,因病于2023年1月3日15時06分逝世,享年104歲。
周1919年5月2日出生于湖南平江縣。1932年,13歲的周考<愛尬聊_百科詞條>入湖南長沙的華中美術學院。1935年轉入湖北武昌藝術專科學校。1936年畢業后,他到上海華東照相制版印刷公司學習制版和制版。七七事變后,他通過漫畫、木刻、連環畫、海報、舞臺美術設計、壁畫等多種手段積極宣傳抗戰。1948年,周應徐悲鴻先生之邀,赴國立北平藝專任教,教授素描、水彩和廣告設計。1949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作為“新中國第一設計師”,周為新中國的形象設計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1949年至1987年,他創作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天安門城毛主席畫像,參與設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和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旗。他設計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旗幟、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解放勛章。作為新中國成立后第二、三、四套人民幣票面的整體藝術設計。
1949年4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負責人找到周,希望他能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設計一面面旗。團中央負責人在團旗設計之初就表示,團中央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組織,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團結在共產黨周圍,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戰斗集體。聽了周的介紹后,開始飛快地寫起來,紅色的大背景,三兩的篇幅。在左上方的一個金色圓圈里,有一顆金色的五角星,紙上出現了國旗圖案。趙周設計的團旗圖案參加了嚴格的評選,并得到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三位中央領導人的認可。
1949年,在離開國大典還有20天的時候,接受了為大門畫毛主席像的任務。接到任務后,周一夜沒睡。第二天,他帶著助手和學生去天安門廣場開始日夜工作。1949年9月30日夜,一幅高6米,寬4.6米的作品完成。畫像中,毛主席頭戴八角帽,身穿毛料制服,臉微微上翹,笑容滿面。
1950年,周作為中央美術學院、小團體的一員,與以梁思成為代表的清華大學團體一起,完成了國家形象中最重要的標志——國徽3354的設計。周提出的“將一星改為五星,與國旗一致”的建議被采納。
在周80多年的藝術創作中,留下了許多經典作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張海報《復活》、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大會堂湖南廳、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歷史油畫《韶山》、武漢重建黃鶴樓彩陶壁畫、深圳“錦繡中華”整體設計等。北京飯店壁畫《五四運動》,設計《古都集翠》紀念郵票《勝利超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郵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狗年生肖,《壬戌年》等。
在美術教育方面,周先后擔任實用美術系講師、版畫系副教授、壁畫系教授、中央美術學院國家畫室主任,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2018年夏,在中央美術學院建院100周年之際,年近百歲的周同志等7位老教授致信總書記,表達了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決心,以及進一步加強美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心聲。總書記8月30日回信,特別提到周同志:“在晚年,你的思想沒有改變,你仍然關心祖國接班人的培養。特別是周、等年近百歲的同志,還在為美育和藝術的發展而不懈追求,他們的話讓我很感動。謹向您致以誠摯的問候。”面對回信,他激動得熱淚盈眶,表示作為新中國發展建設的參與者,作為藝術教育和中央美院發展的見證者,深知美育對個人成長、國家建設和未來發展尤為重要。Xi總書記的回信使他對國家在新時代、新形勢下推進美育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