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XBB.1.5會拉肚子和大小便失禁?連咳三天咳斷肋骨?這些都是謠言?
感染XBB.1.5會引起腹瀉和大小便失禁?“楊康”號游客死于心臟衰竭,6人死亡?咳嗽三天,肋骨斷了?陽性病人洗澡死了?5天內兩次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最近,一些關于新冠肺炎的謠言在網上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上游新聞整理相關地區官方發布的謠言,一文了解。
感染XBB.1.5會引起腹瀉和大小便失禁?
1月4日,據微信微信官方賬號上海辟謠,繼1月2日“XBB.1.5發作心血管腹瀉”謠言后,一則“XBB.1.5會導致大小便失禁”的謠言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據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組報告,目前上海市發現的Omicron BQ.1和XBB毒株僅在少部分入境檢疫人員中檢出,未造成社會局部傳播。
目前網上有很多關于XBB.1.5的傳聞。特別是網絡平臺流傳的一個截屏,說目前國內流行的菌株都是XBB.1.5的弟弟,主要攻擊心腦血管,引起腹瀉。建議市民準備蒙脫石散、諾氟沙<愛尬聊_生活百科>星、補液鹽、益生菌等。很多網友問上海辟謠平臺,這個建議可信嗎?
難以置信!
經核實,該截圖夸大了XBB.1.5的致病性,不排除是別有用心的人在推廣產品。許多醫生警告不要服用屏幕截圖中提到的蒙脫石散和諾氟沙星等藥物。
關于XBB.1.5可能引起的臨床癥狀,據中國疾控中心介紹,新冠肺炎所有的變異株,包括XBB系列變異株,都會感染腸道黏膜細胞,但是否有腸道臨床癥狀與個體差異有關。沒有證據表明最近引起關注的XBB.1.5的進化分支比其他菌株更容易引起嚴重腹瀉或其他胃腸道臨床表現。
雷神山醫院三傳染五病區主任、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中醫專家組組長、上海中醫藥大學重癥醫學研究所所長方邦江教授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也表示,“XBB.1.5的主要臨床癥狀包括呼吸困難、頭痛、咽痛、鼻塞、全身疼痛、乏力、發熱等,與目前國內BF.7的癥狀幾乎一致。”可見,不僅尿布不用囤積,一些止瀉藥如蒙脫石散也不用盲目囤積。
在國外權威機構的研究調查中,并沒有XBB.1.5會引起嚴重腹瀉的結論。
對于可能出現的腹瀉癥狀,對癥治療的止瀉藥物有很多,包括中藥湯劑和具有止瀉作用的中成藥,如藿香正氣水、痛瀉寧顆粒等。這些藥物不僅有止瀉作用,還有健脾和胃的作用。方邦江說,臨床常見的“病毒性感冒”也會導致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感冒”癥狀,這是正常的病理反映。不要慌,不要管別人。
“楊康”號游客死于心臟衰竭,6人死亡?
景區謠言:虛假信息,已報警
1月2日消息,據秦皇島晚報報道,近日,一則“老君頂景區楊康游客6人因心力衰竭死亡”的消息在網上流傳。秦皇島老君頂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消息為虛假信息。目前公司已經選擇報警。
景區負責人表示:“我司在網上看到這則新聞后,迅速核實,景區沒有游客死亡。該消息為虛假信息,給我公司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惡劣影響。所以公司在12月31日進行了報警。目前,公安機關已對涉嫌造謠者采取強制措施。”
一網友咳嗽三天肋骨斷了?
蘇州官方:發虛假信息博取關注
12月31日,據蘇社會局官方微信消息,2022年12月30日,發現有網友發布一個我
經查,患者因胸痛到我院門診就診,無發熱、明顯咳嗽、咽痛等癥狀。胸部CT顯示左側第七根肋骨骨折。為了獲得關注,患者向網絡平臺發布虛假信息。現在他已經刪除了相關視頻,并為誤導公眾道歉。目前,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將依法處理。
中國醫科大學團隊通過手機攝像頭測血氧?
學校:假的。
2022年12月29日,中國醫科大學微信官方賬號發布聲明稱,近日,有網友通過微信等社交媒體轉發傳播“中國醫科大學沙賢政院長團隊通過手機攝像頭測心率和血氧飽和度”等信息。經學校核實,該信息為假。請不要造謠,不要相信謠言,謹防上當受騙。
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稱5天內2例感染?
當地回應:拘留。
2022年12月28日,據蘇州工業園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官方賬號消息,發現有網友發布多條微博,自稱是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病毒學博士,工作單位為園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他在五天內兩次感染了不同的新冠肺炎菌株,然后在他工作單位的P4實驗室通過快速基因檢測確定了菌株的樣本。
經核實,該中心不存在該員工或P4實驗室。經公安機關調查,這名網友叫金某某,是一家便利店的員工。為了博取關注,他自己拼湊相關帖子,并編造身份信息發布到微博上。鑒于金某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違反法律規定,公安機關已對其實施行政拘留,其本人也已認識到錯誤。
溫州泰順縣石羊鎮一陽性患者洗澡死亡?
溫州傳言:假消息
12月27日,據溫州辟謠微信官方賬號消息,近日,泰順縣石羊鎮一名27歲的新冠肺炎陽性患者在微信群里流傳,因洗澡導致病情復發,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該信息被溫州造謠男子向泰順縣疫情防控辦核實為虛假信息。
捏造或者故意散布虛假信息的
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如果互聯網是非法的,你可能要為發表和傳播不負責任的言論承擔法律責任。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XBB.1.5會發作心腦血管疾病,引起腹瀉”的當事人表示,已經在當地派出所做了筆錄。但由于他只在朋友圈發相關評論,沒有主動傳播到微信群、微博等公眾平臺,警方只是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
“不主動溝通”免除了該網友的行政處罰。但是,并不是所有不負責任的言論都可以免于處罰。比如編造“病毒學博士五天內感染兩種不同毒株”的網友,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
相關法律明確了在各種社交平臺、聊天群發布虛假信息的法律責任。比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提到,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輕微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是指編造并且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危險情況而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那些引起嚴重后果的人
在關于流行性疾病的謠言中,很多都是個人在圈子里聊天或者在朋友圈等社交空間發帖后捕捉傳播的。可見,社交平臺不是私人空間,都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質。更何況,大部分人在社交平臺發布信息時,并沒有聲明禁止傳遞,也就意味著相關信息會被再次傳播。同樣,在圈子群聊中,尤其是那些人多且聊天者不一定認識的圈子里,任何人的言論都有可能被截屏傳到圈子群外,不排除在截屏過程中被斷章取義。
可見,在社交平臺上發布未經證實的、個人的猜測,可能會產生負面影響。因此,建議網友在社交平臺或圈子發言時不要太隨意,更不要發布未經證實、純屬個人猜測的消息,以免“謠言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