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直中取下一句是什么啊??
請<愛尬聊_頭條百科>問一下,寧可直中取下一句是什么啊,在線等。。。
周卓浩 2022-03-03 18:36 這是封神演義中的一個典故,周文王見姜子牙在渭水河邊直鉤釣魚,有些不解,問姜子牙為什么這樣做,姜子牙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寧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意思就是"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凡行事堂堂正正”。
亡專某露遺 2022-03-03 18:40
u_111850598 2022-03-03 18:42 此語出自我國古典巨著《封神演義》第23回,《文王夜夢飛熊兆》一文,姜子牙與樵夫武吉的對話中,樵子問子牙曰“你這釣線為何不曲?古語云:‘且將香餌釣金鰲,我傳你一法,將此針用火燒紅,打成鉤樣,上用香餌,線上又用浮子,魚來吞食,浮子自動,往上一拎,鉤掛魚鰓,方能得鯉,此是捕魚之方。似這等釣,莫說三年,便百年,也無一魚得手!可見你智量愚拙,安得妄自飛熊"。子牙曰“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老夫在此,名雖垂釣,我自意不在魚。吾在此不過守青云而得路,拔陰翳而騰霄,豈可曲中而取魚乎?非丈夫之所為也。吾寧在直中取,不向取中求,不為錦鱗設,只釣王與侯。伍有詩為證:短竿長線守磻溪,這個機關那得知。只釣當朝君與相,何嘗意在水中魚?!贝嗽挼囊馑际牵瑢幙烧蛔悖豢尚岸杏?,凡事要堂堂正正,不能因為名利而委曲的謀求。
叛岫峙光永 2022-03-03 18:47
tianamfuhvubn 2022-03-03 18:47
qin19860410 2022-03-03 18:47 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不為金鱗設,只釣王與侯 這不是姜子牙的話嘛,大意是:我(姜尚),做事寧可直著來(連魚鉤也是直的),也絕不拐彎抹角去做事.我的魚餌不是為那些金貴的魚準備的,只等那些王侯將相(后來釣得西伯侯姬昌)前來上鉤. 這也正是"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典故的由來.
周卓浩 2022-03-03 18:36 這是封神演義中的一個典故,周文王見姜子牙在渭水河邊直鉤釣魚,有些不解,問姜子牙為什么這樣做,姜子牙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寧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意思就是"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凡行事堂堂正正”。
亡專某露遺 2022-03-03 18:40
寧可直中取,莫向曲中求,見于《封神演義》中的一個典故。
周文王見姜子牙在河邊用直鉤釣魚,有些不解。姜子牙說:“寧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币馑际恰皩幙烧蛔悖豢尚岸杏啵残惺绿锰谜薄獙幙烧斎幦?,也不可委曲地謀求。這句話代表了中國人寧折不彎、襟懷坦蕩的處世哲學。
《封神演義》全書一百回,寫武王伐紂的故事。前三十回著重寫紂王的暴虐,姜子牙歸隱,文王訪賢,得姜子牙之輔佐,武王才完成討伐紂王的大業。后七十回主要寫商、周兩國的戰爭,并且摻雜有宗教的斗爭,闡教幫助周,截教幫助商,各顯道術,互有殺傷,結果截教失敗,紂王兇而自焚,武王奪取天下,分封列國,姜子牙回國封神,使有功于國的人和鬼各有所歸。
u_111850598 2022-03-03 18:42 此語出自我國古典巨著《封神演義》第23回,《文王夜夢飛熊兆》一文,姜子牙與樵夫武吉的對話中,樵子問子牙曰“你這釣線為何不曲?古語云:‘且將香餌釣金鰲,我傳你一法,將此針用火燒紅,打成鉤樣,上用香餌,線上又用浮子,魚來吞食,浮子自動,往上一拎,鉤掛魚鰓,方能得鯉,此是捕魚之方。似這等釣,莫說三年,便百年,也無一魚得手!可見你智量愚拙,安得妄自飛熊"。子牙曰“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老夫在此,名雖垂釣,我自意不在魚。吾在此不過守青云而得路,拔陰翳而騰霄,豈可曲中而取魚乎?非丈夫之所為也。吾寧在直中取,不向取中求,不為錦鱗設,只釣王與侯。伍有詩為證:短竿長線守磻溪,這個機關那得知。只釣當朝君與相,何嘗意在水中魚?!贝嗽挼囊馑际牵瑢幙烧蛔悖豢尚岸杏?,凡事要堂堂正正,不能因為名利而委曲的謀求。
叛岫峙光永 2022-03-03 18:47
寧愿正當地求取,決不卑屈地茍求。
【出自】::明·鄭之珍《目蓮救母·請醫救母》:承教承教,但古人論求財者日:‘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譯文】:承教承教,但古人論尋求財富的日子,寧可用正當的方法去爭取,也不可用旁門左道去謀求。
【近義詞】:光明大道、不二法門、陽關大道、必由之路
tianamfuhvubn 2022-03-03 18:47
“寧可直中取,不可屈中求”應作“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意思是寧愿正當地求取,決不卑屈地茍求?!按苏Z出自《封神演義》二三:“豈可曲中而取魚乎!非丈夫之所為也。吾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為錦鱗設,只釣王與侯。
qin19860410 2022-03-03 18:47 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不為金鱗設,只釣王與侯 這不是姜子牙的話嘛,大意是:我(姜尚),做事寧可直著來(連魚鉤也是直的),也絕不拐彎抹角去做事.我的魚餌不是為那些金貴的魚準備的,只等那些王侯將相(后來釣得西伯侯姬昌)前來上鉤. 這也正是"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典故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