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搟面杖吹火的歇后語下一句是什么啊??

請問一下搟面杖吹火的歇后語下一句是什么啊,<愛尬聊_百科知識大全>在線等。。。
這小馬甲就是我的 2022-03-12 10:15

這句歇后語是: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相關歇后語還有:

扁擔吹火——一竅不通

耳聾鼻塞嘴啞——一竅不通

七竅通六竅——一竅不通


shenme_2015 2022-03-12 10:16

一竅不通

一、歇后語解釋:

搟面杖是實心的,沒一個通氣孔,就通不了氣,怎么能生火呢,所以是一竅不通。形容沒有使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比喻某人對某事一點也不懂!

二、“一竅不通”故事由來:

這不僅是一句歇后語,還是一個成語故事呢。說起來真的很少有人知道,這個詞語本來是用來形容商朝的暴君——紂王的。而講這個故事的人也十分了不起,他就是孔子!孔子形容商紂王的心是一竅不通,殺死了丞相比干。

商代末世之君紂,是一個殘暴的昏君,整天胡作非為,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他聽信寵妃妲已的讒言,過著荒淫無道的生活。老百姓都對他恨之入骨。老臣比干忠心為國,看到他的劣跡,心急如焚,總是苦口婆心地相勸。日子一長,紂王越來越討厭比干。有一次,紂王聽信妲已的讒言要把無辜的梅伯剁成肉醬。比干得知此事非常著急,急忙勸紂王,希望他不要濫殺無辜,并痛心疾首地說,如果他再這么胡鬧下去,商朝就要亡國了。紂王對此卻置若罔聞。一連幾天比干都不厭其煩地勸導他,這引起了紂王的極大不滿。紂王憤怒地對他說:“我早就聽說比干的心有七個竅,我要殺了你,取出你的心的看個究竟。”殘忍的商紂王果然殺了比干并取出了他的心。這個故事見于《呂氏春秋·過理》:“紂殺比干而視其心,不適也。孔子聞之,曰:‘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成語一竅不通的意思即由此演變而來。這些古文是說,孔子得知這件事后感慨萬分,嘆道:“紂王的心真是一竅也不通啊!如果他的心有一竅是通的,那么比干也就不會被殺了。”


A fool 2022-03-12 10:17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字面上理解,搟面杖是實心兒的木棍兒,連一個能通氣的窟窿也沒有。用搟面杖來吹火,沒有通氣的地方,用來比喻,某人對某方面外行,一點兒都不懂。也常常比喻思想一點兒也不開竅。

搟面杖是廚房做飯的一種工具,呈圓柱形,可以把面團壓成扁平狀。我們喝的面條,吃的水餃都是用搟面杖做的皮。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做面條大部分是機器加工,甚至水餃皮也是機器加工的。

一竅不通是一個出自《呂氏春秋·過理》的四字成語,這里的竅指的是心竅,所謂的一竅不通意思是說人非常的笨,不開竅,不明白道理,是一個常用的貶低人的貶義詞。


月隱于夜色 2022-03-12 10:17

歇后語搟面杖吹火的下一句是

搟面杖吹火

答案:

---------一竅不通


喜歡我你怕了嗎 2022-03-12 10:17

搟面杖吹火----一竊不通

簡介:歇后語是中國 勞動人民 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 風趣、形象的語句。它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 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 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的語言藝術。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了華夏民族特有的風俗傳統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

語言形式:歇后語是漢語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它一般將一句話分成兩部分來表達某個含義,前一部分是隱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義的解釋。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為歇后語。

表現形式:最初的歇后語與現今的歇后語的表現形式并不相同,是對當時通用的成語、成句的省略。 陳望道在《 修辭學發凡》中稱之為“藏詞”。例如用“倚伏”代替“禍福”(出自《 道德經》:“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這種歇后語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圍受到了限制。后來的歇后語在結構上是“比喻——說明”式的俏皮話。使用的人往往只說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釋部分則讓對方自己領悟。


爬山老虎 2022-03-12 10:21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老虎掛念珠——假慈悲

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孔夫子拜師——不恥下問


編輯 舉報 2023-03-21 17:14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