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余歡水的“窩囊人生”,嚇壞了20歲年輕人?
電視劇《正午宇宙》最近又增加了一個新成員,3354 《我是余歡水》。
曾在《都挺好》中分別飾演老二程和大姐的和,這次飾演了一對看似分居的中年夫婦。
而且在配角中,也有很多熟悉的面孔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午間戲中,被公認為演技派:
圍繞時下最受關(guān)注的“群居動物”主題,有《正午陽光》的制作,有劇組的保障。只有12集可以稱得上是70集之外的國產(chǎn)劇里的一股清流。很多觀眾推測這部劇一定很好看。
沒想到播出后,口碑遭遇了明顯的兩極分化。
評論家認為主人公是狗的血腥情節(jié),如車禍、離婚、絕癥等,情節(jié)布局既懸疑又老套。
但也有觀眾是帶著真情實感入戲的,聲稱每次看到余歡水被罵,都會忍不住“抖心”。
01劇情狗血,細節(jié)有Dozza的心。
此劇改編自作家余庚的小說《如果沒有明天》。整個故事圍繞一個懦弱的中年余曼洹水展開。
工作和家庭都不順利的余歡水,意外發(fā)現(xiàn)自己身患絕癥(后來才知道是誤診),于是想肆意度過余生,結(jié)果卻是一不小心,打破了犯罪陰謀,成了“大英雄”。
不得不說,僅僅從劇情本身來說,觀眾批判“狗血”并沒有錯。因為即使作為一個底層的中年白領(lǐng),于歡水的編制也有點太慘了。
僅第一集,他就經(jīng)歷了一系列尷尬的不幸,比如被老婆“戴綠帽子”、業(yè)績達不到標準被年輕同事諷刺、上班遲到被罰款、被姐夫當場曝光、和老婆一起買車沒錢等。
圍繞在他身邊的是“所有的反派”:不還錢的朋友、利用職權(quán)做非法“生意”的公司老板、無理取鬧的鄰居、愛摔鍋的霸道學校老師.
甚至當你借酒澆愁的時候,咬著牙1499元買的茅臺都是假的。不是常見的假酒,而是“假酒中的劣質(zhì)品”。
這還不是全部。被雞毛的生活折騰得半死后,余煥水發(fā)現(xiàn)自己患上了胰腺癌晚期。黑暗中最后一根蠟燭吹滅了,讓他陷入了徹底的絕望。
這種情節(jié)如果放在話劇或者電影里,可能會被認為是黑色幽默的荒誕藝術(shù)。
戲劇版《我是余歡水》
但如果被改編成更具日常特色的電視劇,如此激烈密集的矛盾沖突,必然會產(chǎn)生比010更強烈的堆砌感. 46600.88868688661
就像社會上從來不缺重男輕女的家庭一樣,通常不是每個家庭成員都那么精彩多彩;
重男輕女媽媽,懦弱而儒雅的父親,可敬的大哥,咬牙切齒的老二哥,都是蘇明玉拼湊出來的。
但是,即使我們?nèi)粘?吹降娜壕觿游锾幘称D難,也很難同時遇到這么多不幸的事情。
這也是很多觀眾批評《都挺好》賣得很慘,劇情崩潰的原因。
另一方面,主人公遇到的每一次挫折都是生活中很常見的問題。
無論是“老朋友總是找借口欠錢不還”、“上班被領(lǐng)導訓斥”還是“鄰居周末裝修擾民,讓狗在電梯里撒尿”,這在成年人的生活中太常見了。
一覺醒來,被三個領(lǐng)導看不起,這大概是噩夢里才會出現(xiàn)的場景。
且不說劇中充滿日常細節(jié),這也是觀眾對余歡水感同身受的重要原因。
比如第一集開頭,因為于歡水早上沒給兒子買牛奶,老婆就罵他“早上起來就是想不開心是吧?”,這讓很多已婚男人感到不寒而栗。
pg" />好不容易周末休息想睡個懶覺,結(jié)果卻被樓上裝修的鄰居吵醒,溝通不頂事,找警察也沒用。這大概也是每個人都至少經(jīng)歷過一次的日常。
妻子跟余歡水結(jié)婚多年已經(jīng)沒有什么激情,連性生活也成了“獎勵”。于是他手機上一閃而過的“精品中的精品”“島國電影”等字樣,也讓不少觀眾會心一笑。
而下面這一幕更是被大家津津樂道:
余歡水在街邊崩潰大哭時接到父親要錢的電話,他掛電話后想接著哭,卻因為情緒被打斷,哭不出來了。
這正是網(wǎng)上那句流行語的完美具象化:成年人的崩潰是悄無聲息的,痛哭也要看時間挑場合。
總的來說,男主角余歡水雖然實在倒霉的匪夷所思,但他的慘又具有相當?shù)牡湫托裕芏嗳硕伎梢栽谶@個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這也難怪觀眾一邊罵著劇情“狗血”,一邊又真情實感地為余歡水感到“憋屈”。
02. 想象里的“中年人”
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xiàn)象是,《我是余歡水》明明勾勒的是一個中年社畜的形象。
但是很多被觸動、直呼“真實”的觀眾,卻是還處在“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狀態(tài)下的年輕人。
說起來,這些年以“中年危機”為主題的喜劇作品雖然在電視上并不多見,但在大屏幕上還是有不少的。
但卻很少像這次一樣,在年輕人群體中引發(fā)了大面積的情感帶入。
在此前,大多數(shù)所謂“中年人負重前行”的作品,都是同樣的套路——多年被困在平淡生活中,因為一場主動或被動的“瘋狂”經(jīng)歷,找回了生活的熱情。
比如徐崢的“囧”系列,雖然故事和人設各不相同,但主線都是面臨婚姻危機的成功男人,如何在啼笑皆非的旅途中發(fā)現(xiàn)了幸福的真諦;
讓不少80后熱血沸騰的《飛馳人生》,講述的則是一個中年失意炒飯攤老板如何重拾賽車夢想。
在這些作品中,主角在開局時的痛苦往往并不是來自金錢上的捉襟見肘,反而是來自精神或情感的挫敗:或是困于一成不變的生活,或是困于喪失激情的婚姻。
而人物最終的“絕地反擊”,一般也是拋開束縛、追求真愛、實現(xiàn)夢想這樣偏向理想主義的東西。
這些故事與其說是在講述真實的中年生活,倒不如說是在勾勒中年人心中理想中的自己——有勇氣打破按部就班的人生,像少年人那樣“瘋”一回。
但在剛步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眼中,這種完全基于情感的爆發(fā)卻往往被看成無病呻吟的“意淫”。
比如去年的科幻電影《被光抓走的人》,設定是一束光會讓地球上彼此相愛的人消失。一對模范夫妻雙雙幸存,于是對兩人的愛情產(chǎn)生了懷疑。
身處其中的中年人可能會覺得這是對婚姻危機非常到位的隱喻,但不少年輕網(wǎng)友卻表示“根本體會不到主角的慘”。
《我是余歡水》表現(xiàn)的卻是另一種不同的中年生活。
迎面而來的不是摸不著的“精神痛苦”,而是真實可見的生活重錘。
郭京飛的整個表演塑造的也是被生活一次次拍在沙灘上的普通中年人,氣質(zhì)用兩個詞就能概括:窩囊、能忍。
開頭的社畜日常就不多說了,即使是在以為自己患癌后放飛自我、絕地反擊的情節(jié)中,余歡水的“瘋狂”也總是帶著那么一點收著的勁兒。
豪擲千金買了茅臺買醉,酒醒后還是因為怕浪費,垂頭喪氣地把沒喝完的酒倒回瓶子里;
面對小舅子對孩子的頤指氣使,連觀眾都想替他拍桌子發(fā)火了。他卻也只是語氣稍硬的問一句:“你為什么要叫他兔崽子?他是我余歡水的兒子。”
實在算不上是什么過癮的反擊。
明知妻子從一開始就是沖著物質(zhì)條件嫁給他,但他得知自己的“癌癥”是誤診之后,還是連病號服都沒來得及換就去求復合。
沒有什么開啟人生新篇章的激動,而是兩眼放光地想吃“回頭草”。那些電影中的中年人渴望逃離的無趣生活,余歡水卻懷念的很。
正是這些沒那么“爽”的劇情,讓年輕觀眾一邊壓抑得快要看不下去,一邊喊著“這才是真實生活啊”。
但要說余歡水就是中年生活的真實縮影,那也未必。
就拿找呂夫蒙討債的情節(jié)來說,余歡水要錢時那極度卑微的姿態(tài),就是明顯進行戲劇化處理的。
而正常的成年人大概率從一開始就不會相信呂夫蒙那花樣百出的借口,更不會在發(fā)現(xiàn)呂夫蒙撒謊不還錢之后,還能忍住心中的憤怒。
與其說是氣憤,更多是無奈。
說到底,不是每個中年人都像余歡水這樣,是要面子到極點的“老好人”。因此也不是每個普通人都會把日子過得仿佛恐怖片。
但從網(wǎng)上的討論來看,這種被生活逼到毫無還手之力的形象,卻很符合年輕人對于中年人生活的想象。
換句話說,年輕人想象中的中年人,就是余歡水從醫(yī)院出來,在路邊暈倒的樣子:
03. 年輕人急需一本“中年危機指南”
70后、80后大概理解不了,這一代年輕人為什么對中年社畜的生活有著出人意料的關(guān)注熱情。
大多數(shù)在網(wǎng)上感慨“成年人的生活不容易”的觀眾,都是30歲以下的90后。
而按照一般的概念,<愛尬聊_百科>要想夠得上中年標準起碼也得40歲以上。而目前還在30歲附近打轉(zhuǎn)的這一代,就算不好意思再說自己“年輕人”,起碼也勉勉強強算個青壯年。
更夸張的是,甚至連跟職場還差著十萬八千里的高中生,都對中年人的悲慘生活產(chǎn)生了共鳴。
乍一看有些荒謬,但是從大家頻頻提到的“焦慮”“害怕”等詞語中,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真情實感的來源所在:
我們從余歡水身上看到的,并不是現(xiàn)在的中年人,而是想象中步入中年生活的自己。
如今正處于25-30歲左右的這代人,錯過了時代發(fā)展的紅利時期,面對的是大城市越來越高的生活成本、職場上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
不少人都處在這樣的狀態(tài)中:
人生眼看著就要定型了,賺的錢不夠養(yǎng)活自己,對職業(yè)的未來發(fā)展沒有規(guī)劃,結(jié)婚對象更是不知道上哪里去找。
眼看著頭頂越來越禿,整個人陷入一種“難道我這輩子就這么回事兒了嗎”的人生危機感。
996、“大公司裁員”、“超過35歲的互聯(lián)網(wǎng)人沒有價值”之類的新聞,甚至還讓大家發(fā)現(xiàn):這輩子“就這樣了”還不算完,未來還可能更糟。
《我是余歡水》在情節(jié)中湊齊了中年危機的所有表面要素,也把年輕人心中隱隱的擔憂變成了直觀的“現(xiàn)實”。
換句話說,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被房租、通勤、加班搞得生活一團糟的年輕人,看到余歡水這種“人到中年后上有老下有小,升職無望隨時失業(yè)”的夾縫生活,就仿佛是噩夢成真。
不壓抑就怪了。
不過有趣的是,真正的中年人看這部劇,內(nèi)心卻往往毫無波動。
用一句網(wǎng)上熱評所說:年輕人覺得余歡水太慘了,中年人覺得“誰在偷窺我的生活”。
這種“偷窺”背后的情緒并不是找到知音的激動,反而可能是一種歷盡千帆式的平靜:這些破事你們年輕人看著挺慘,我們倒覺得這就是生活本身。
而真正讓中年人能夠熱淚盈眶一下的,可能還真不是天天都在發(fā)生的現(xiàn)實茍且,反而是年少時的英雄夢想。
在目前已播出的劇情中,余歡水發(fā)現(xiàn)自己所謂的胰腺癌只不過是拿錯了片子。
而后續(xù)的情節(jié)如果延續(xù)著原著的思路,那也不是一個“逆風翻盤”收獲名望和美女的爽劇。
相反,余歡水在短暫的“瘋狂”之后,再次變回了被生活困住的中年Loser。
這也正像真正的中年人一樣,偶爾在電影、小說中過一過“叛逆少年”的癮,終歸還是會回到現(xiàn)實的。
中年人對待人生的冷靜態(tài)度可能會給提前陷入“偽中年危機”的年輕人一點安慰:成為家中頂梁柱的生活現(xiàn)在看著那么可怕,可真到了那一天自然就會平靜面對。
不過反過來想想,當我們發(fā)現(xiàn)電視劇中那種“慘絕人寰”的生活,已經(jīng)讓中年人習以為常——
心里對中年生活的恐懼,也有可能會更上一層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