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guī)于老師下一句是什么啊??
花落香如故ling 2022-04-23 18:00 教和孝,有很大關系的,文去教則孝(文就是反文旁)一個人孝不孝,是在于對人教導問題,是否用到智慧,你可以試想一下,不會教的人,不聽話就打,不會不懂的就打的,你試想對人的反應如何。
ty_123656072 2022-04-23 18:01 南無阿彌陀佛凈空法師---所以《弟子規(guī)》不是教小孩念的,不是教小孩背的,《弟子規(guī)》是父母做給小孩看的,從出生看了三年,他全學會了。
小孩第一任的老師是母親,扎根教育全靠母親。母親什么時候教?懷孕的時候教,胎教。生出來之后,從出生到三歲,這一千天是最重要的教育。現(xiàn)在人不知道,這樁事情全世界只有中國這個族群才知道。
在嬰兒面前言談舉止都要端莊,為什么?小孩子在學、在模仿。所以《弟子規(guī)》不是教小孩念的,不是教小孩背的,《弟子規(guī)》是父母做給小孩看的,從出生看了一千天,看了三年,他全學會了。
完全是身教,意念在教,純凈純善,不善的這一面決定不能讓嬰兒看到、聽到、接觸到,不可以,讓他在這個一千天端正心念。中國古諺語有一句話,現(xiàn)在沒人說了,叫「三歲看八十」,三歲這個基礎打下來,八十歲不會變。
現(xiàn)在這個教育完全沒有了,不但看不到,講的人都沒有了。小孩教育從什么時候開始?從三、四歲開始,遲了,已經(jīng)學壞了。所以現(xiàn)在一般很多人,我遇到很多人,同修談到家庭,小孩不好教,還有很多做老師的,跟我說學生不好教。
當然不好教,根沒有了,你怎么教法?扎根教育比什么都重要,母親的事情,所以母親多偉大!圣賢是教出來的,佛菩薩也是教出來的,關鍵都在母親。所以中國自古以來教女比教子更重要,看得更重。為什么?她的責任太大了,底下一代有沒有賢良忠正全靠她。
狗血大王 2022-04-23 18:08 簡單點說。就是老師感覺這些很有意義。但孩子不會去理解這些事情。感覺很難理解加上背書也是痛苦的事情啊 。如果老師可以把這些弟子規(guī)使用其他方法教授會好很多吧。我記得老早看三字經(jīng)就是一段話就是一個故事。這些故事對孩子來說就是聽故事。在聽的過程當中就慢慢記憶住這些事情了。。。你可以參考一下吧。
ty_超級大胖胖 2022-04-23 18:09
你好!很高興可以幫助你。
《弟子規(guī)》既是寫老師,也是對父母。
《弟子規(guī)》原名《訓蒙文》,為清朝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nèi)容采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的文義,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guī)范。后經(jīng)清朝賈存仁修訂改編,并改名為《弟子規(guī)》。
“弟子”的意思比較多,“弟子”的意思也應該與時俱進:在家指孩子;在學校指學生;在公司指員工;在單位指下一級;在社會中,指公民。
“規(guī)”就是規(guī)范,就是規(guī)矩,就是規(guī)則,就是規(guī)律。
希望對你有幫助
scaoso 2022-04-23 18:15 老師讓三歲的孩子學習弟子規(guī),論語等經(jīng)典,理解不太可能,試想成年人能理解嗎?將心比心就知道了。幼小的孩子記憶力好,先記住,慢慢理解,也是很好的教育方法。弟子規(guī)》融讀經(jīng)與識字、為學與為人為一體,教導兒童讀誦并落實在生活當中。可以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培養(yǎng)敦厚善良的心性。注重家庭教育與生活實踐香結合,是待人處事的道理和方法。學習中,注意吸收精華,剔除糟粕,學習《弟子規(guī)》的好處,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培養(yǎng)孩子的語感。《弟子規(guī)》言語流暢,三字一句、二句一韻,接近白話,讀誦時朗朗上口,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語感,感受正確而自如地運用母語表達自己的快樂;2、增長孩子的見識。《弟子規(guī)》是依據(jù)《論語》編寫的,學習過程中還會接觸到《論語》、《三字經(jīng)》、《千字文》、《二十四孝故事》、《德育故事》等相關內(nèi)容,其中蘊含了大量的風俗禮儀、人文智慧、成語典故、倫理道德等中國文化精髓,孩子在讀誦時,不僅體驗到母語的優(yōu)美,同時又增長了見識;3、提高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讀誦《弟子規(guī)》等經(jīng)典內(nèi)容,孩子可以從中汲取更多的養(yǎng)分,中國語言文字之根在文化經(jīng)典當中,這些千古美文就是最好的警句范文。這些好語錄、文章、詩詞記得多了,靈巧的修辭、暢達的造句、鏗鏘的聲韻、周密的謀篇。久而久之,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自然就會提高;4、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文明禮儀。小孩子天真無邪,記憶力最強,最容易教導。《易經(jīng)》上說:“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就是講要給孩子很好的善良的教育,讓他奠定德行的根基。《弟子規(guī)》就是一本很好的啟蒙素材;5、提升孩子高貴的氣質(zhì)。古語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朱熹也說過“讀書的目的之一就是讓人變化氣質(zhì)”,劉夢溪教授也說過“閱讀經(jīng)典文本可以改變?nèi)说臍赓|(zhì)”,受傳統(tǒng)文化資源熏陶得比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較少的人,其氣質(zhì)風度是截然不同的;6、心態(tài)方面。誦讀《弟子規(guī)》不僅可以獲得知識,還可以使孩子變得安寧,減少浮躁氣,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心態(tài)。
閑言之豐. 2022-04-23 18:22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劉備教子 三國的時候,劉備臨終時對兒子劉禪不放心,除了把他托付給丞相諸葛亮,還給劉禪留下了一封信來教育他。信中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這就是說,不要認為小的壞事就可以胡作非為,不要認為小的好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讓人信服。后來,劉禪在諸葛亮的輔佐下,蜀國沒有出現(xiàn)大的失誤。諸葛亮死后,劉禪開始寵信宦官,逐漸放縱自己,最終蜀國被曹魏滅掉,劉禪也成了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