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被賣到哪里了 薛寶釵因何離開大觀園?
由王夫人下令、王熙鳳執(zhí)行,邢夫人和王夫人心腹婆子參與的抄撿大觀園的行動,是賈府由盛至衰的分水嶺。抄撿大觀園是在夜里進(jìn)行的,第二天早晨薛寶釵就找理由搬出了大觀園。那么,薛寶釵為什么搬出大觀園,就給人很多猜想。
一、抄撿大觀園給住在里面的眾位小姐造成很大的困惑,甚至使她們感覺到屈辱
抄撿大觀園的起因,源于秀春囊事件。但這無法拿到臺面上,抄撿的理由是少了一件要緊東西。
“因丟了一件東西,連日訪察不出人來,恐怕旁人賴這些女孩子們,所以越性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倒是洗凈他們的好法子。”
丟了一件要緊東西,就大張旗鼓地進(jìn)行抄撿,這對住在大觀園里小姐們——賈府三艷和客居的林黛玉、薛寶釵和史湘云——造成很大的困惑。她們多以不同方式表達(dá)自己的不滿。
1.迎春老實,丫鬟司棋被趕走
首先應(yīng)該表現(xiàn)出憤怒的是賈府的三位小姐:迎春、探春和惜春。但迎春性格懦弱,自己都難于照顧自己周全,對自己奶媽、奶嫂、丫頭都無力彈壓,所以對眾人抄撿紫菱洲無可奈何,并且迎春也無力保護(hù)司棋,抄撿大觀園后司棋被攆。
2.探春給抄撿團(tuán)隊制造了麻煩,使抄撿工作在秋爽齋受阻
探春是有名的紅玫瑰,她的表現(xiàn)最為強(qiáng)烈:命眾丫鬟秉燭開門而待,怒懟王熙鳳“我們的丫鬟都是賊”,掌摑王善保家的……她用這一系列行動,表明她的憤怒:
“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你們今日早起不曾議論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們也漸漸的來了。可知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說著,不覺流下淚來。
在秋爽齋,因探春激烈地反對,不僅沒有進(jìn)行實質(zhì)性查抄,而且王熙鳳還低聲下氣地給探春陪不是,最后侍侯探春睡下,一行人才離開。
3.惜春堅決趕走本沒有多大過錯的入畫
惜春年齡小,她沒有探春的氣魄,自然無力阻止查抄,但是她以另一種方式表達(dá)了她的憤怒。因在入畫箱子中搜出了她哥哥讓她收儲的東西,雖然尤氏澄清,這些東西是賈珍賞賜的,但惜春還是不顧尤氏的勸阻和入畫的苦苦哀求,執(zhí)意趕走了入畫。
大觀園中其他三個客居的小姐,黛玉、寶釵和湘云,由于性格的差異和王熙鳳的區(qū)別對待,反應(yīng)不一。
4.黛玉和湘云沒有反應(yīng)。
其一,是兩人的性格都是直爽型,表面上伶牙俐齒,說話不讓人,但是內(nèi)心比較單純,是人畜無害型。
其二,王熙鳳對黛玉和寶釵的區(qū)別對待。從怡紅院出來,在去瀟湘館的路上,王熙鳳就向王善保家說:“我有一句話,不知是不是。要抄檢只抄檢咱們家的人,薛大姑娘屋里,斷乎檢抄不得的。”走到瀟湘館,鳳姐直進(jìn)到里間,忙按住黛玉不許起來,只說:“睡罷,我們就走。”這邊且說些閑話。可見兩人關(guān)系很親密。。
其三、黛玉和湘云都受賈母的庇護(hù),一個是親外孫女,一個是侄孫女,犯不著多心。況且林黛玉沒有地方避,史湘云叔叔外任不在京,暫時也無家可回。
5.寶釵以另一種方式表達(dá)了她的憤怒:搬離大觀園。
三、寶釵搬離大觀園的原因及目的
第一、大觀園所有住家都抄撿了,唯獨(dú)衡蕪苑幸免,這一方面可以看成鳳姐給寶釵面子,更把寶釵置于很尷尬的地步。不搜撿衡蕪苑,寶釵就無法自證清白,所以馬上搬走以避禍。
第二、寶釵是不關(guān)己事不開口,一開口就讓人很難對付的人。鳳姐之所以不去衡蕪苑搜撿,既有怕得醉寶釵的意思,同時也忌憚寶釵的厲害。在前面寶玉和黛玉就領(lǐng)教過寶釵的厲害。端午節(jié)后,寶玉和黛玉鬧了矛盾,后又和好,黛玉問寶釵看了什么戲,寶釵說是李逵罵了宋江又陪不是,寶玉說那叫“負(fù)荊請罪”,寶釵說“原來這叫做《負(fù)荊請罪》!你們通今博古,才知道‘負(fù)荊請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負(fù)荊請罪’!”這一句話說中了二人的心病,直讓口齒伶俐的黛玉和口才頗佳的賈寶玉無一言可對。
第三、寶釵軟中帶硬,請辭搬走,怒懟李紈,以表達(dá)對抄撿大觀園的憤怒之情。
搜撿大觀園的第二天早晨,寶釵就直接走到李紈處請辭,以薛姨媽身體有病需要照顧為由,請求搬離。李紈只看著尤氏笑,尤氏也看著李紈笑。李紈:好妹妹,你好歹住一兩天還進(jìn)來,別叫我落不是。寶釵笑道:“落什么不是呢?這也是通共常情,你又不曾賣放了賊。……”
李紈和尤氏相似一笑,是兩人都會意:寶釵搬出大觀園是表達(dá)對抄撿的不滿,兩人知道挽留不住,所以才無可奈何地相視一笑。“落什么不是呢?你又不曾賣放了賊”,話中的火藥味很濃,李紈和尤氏實無話可對。
三、寶釵搬出大觀園,以退為進(jìn),王夫人主動向她陪不是。
抄撿大觀園之后,王夫人抽空問王熙鳳寶釵搬出去的原因。
“她這去必有原故,敢是有人得罪了他不成?那孩子心重,親戚們住一場,別得罪了人,反不好了。”鳳姐說,“我想薛妹妹去,想必為著前時搜檢眾丫頭的東西的原故。他自然為信不及園里的人才搜檢,他又是親戚,現(xiàn)也有丫頭、老婆在內(nèi),我們又不好去搜檢,恐我們疑他,所以多了這個心,自己回避了。”
王夫人聽了這話,沉吟了一會,想了一想,便命人請寶釵過來,親自解釋此事。王夫人親自解釋,實有致歉之意。寶釵聽了,不僅向王夫人正式提出搬離大觀園,而且還從替王夫人考慮的角度,說出一篇大道理:
“自我在園里,東南上小角門子就常開著,原是為我走的,保不住出入的人就圖省路也從那里走,又沒人盤查,設(shè)若從那里生出一件事來,豈不兩礙臉面……況姨娘這邊歷年皆遇不遂心的事故,那園子也太大,一時照顧不到,皆有關(guān)系,惟有少幾個人,就可以少操些心。”
寶釵拿定的主意無法更改,說出來的話讓人無可反駁,方是她的厲害之處。
四、寶釵搬出大觀園去哪兒了?
薛姨媽一家進(jìn)京之初,住在梨香院,后來梨香院又改成十二個小戲子學(xué)戲和生活的地方。薛姨媽另遷于東北上一所幽靜房舍居住。這所房舍與大觀園一墻之隔,有角門相通。薛寶釵平時心細(xì),為免多生事端,這所角門都是鎖著的,寶釵自己帶著鑰匙,其他人尋常不能隨意出入。
寶釵搬離大觀園后,寶釵應(yīng)該是跟隨母親也住在這里——東北角那所幽靜的房舍里。畢竟,王夫人是寶釵的親姨媽,血緣關(guān)系很近,平時賈母和賈政對薛家照看的也很好,這么些年相處都很融洽,薛寶釵也不會因為抄撿大觀園就執(zhí)意全家離開寄居多年的賈府,如果那樣,親戚關(guān)系就徹底惡化了。寶釵完全沒有必要那樣做。
寶釵搬出后,從香菱很方便進(jìn)出大觀園可以看出,寶釵一家并沒有搬離賈府。后來,夏金桂鬧得薛家雞犬不寧,書中寫到賈府眾人皆知,也說明薛家離賈家很近,應(yīng)該一直還住著賈家房子。
也就是說,寶釵雖搬離了大觀園,但是沒有搬離賈家的房子,只是住到了“自己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