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內卷式”惡性競爭 國務院副總理點出了答案?
北京青年報政知見消息,據央視報道,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在重慶調研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他提到,要因地制宜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區域合理布局,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和“內卷式”惡性競爭。
重慶綜合科創水平位居西部第一位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背后,是科技創新。
重慶近年來不斷推動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2023年,重慶全市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45%、提高0.09個百分點,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9.98件、增長23.79%,R&D人員總量超24.3萬人、增長19.4%,綜合科技創新水平居全國第8位、保持西部第1位。
張國清先后到了國測時柵科技有限公司、廣域銘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重慶醫療器械質量檢驗中心和重慶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上述公司聚焦不同領域的研發創新。
比如,國測時柵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精密技術及器件自主可控研究,積極服務高端裝備重大需求;廣域銘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是工業數智化領域技術創新與服務公司,致力于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與算法創新。
張國清提到,要聚焦重點領域,強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深入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
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
此次在重慶,張國清提到了防“內卷式”惡性競爭。
今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到要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
這是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用“內卷式”描述一些行業的競爭狀況,有著極強的現實針對性。
一段時間以來,部分行業以創新之名行惡性競爭之實,在一定程度上干擾了市場秩序,讓合理成本、合理利潤進入不合理狀態,客觀上成為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阻礙。
比如電信行業。今年8月,《人民郵電報》刊文稱,基礎電信企業苦“內卷式”惡性競爭久矣。為了爭奪新增用戶,不少基層企業出現惡性價格戰、策反用戶、詆毀競爭對手等行為,同時競爭手段不斷翻新,屢禁不止。
“內卷”還出現在一些地方政府身上。
一些地方以不切實際的優惠條件吸引企業,給企業承諾過多的補貼和稅收優惠,造成越招商財政越緊張的亂象。
就在前不久,張國清在《人民日報》撰文提到,推動各地招商引資從比拼優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營商環境創“改革高地”轉變,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
6月13日,《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對外發布,此舉“為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提供了制度支撐”。
因地制宜是答案
說回重慶。
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如何防“內卷式”惡性競爭?張國清也已經點出了答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在科創布局方面,重慶已經有了動作。
2023年7月10日召開的重慶市科技創新和人才工作大會,提出了“416”科技創新布局,系統重塑重慶市域科技創新體系:
聚力打造數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綠色低碳4大科創高地,積極發展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16個重要戰略領域,加快構建“416”科技創新戰略布局,持續動態調整、迭代升級。
這是重慶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石和源頭。
再進一步來看,“416”科技創新布局離不開高質量的教育與科研,這是擺脫“內卷”的源頭活水。
今年8月,《重慶日報》刊文提到,創新破萬“卷”,破解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變革。唯有開辟全新的賽道、開拓“新藍海”,才能進入高水平的競爭狀態。
開辟新賽道,離不開創新和科研。數據顯示,過去5年,重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增長1.9倍,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別增長6倍和2倍。
原標題:防“內卷式”惡性競爭,國務院副總理點出了答案
編輯:吳思責編:張松濤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