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升學與擇業的著名電影 有哪些電影是關于高考的?
本文目錄
- 農村初一學生勵志電影
- 有哪些電影是關于高考的
- 學爸電影最后黃渤說的話
- 學爸電影反映的教育現狀
- 你心目中的十大勵志電影是什么
一、農村初一學生勵志電影
你好。農村初一學生勵志電影,我推薦以下幾部片子:《跑出一片天》《風雨哈佛路》《當幸福來敲門》《功夫夢》《超越》《放牛娃的春天》《一個也不能少》《旋風少女》《閃光少女》《鋼的琴》《少年神探狄仁杰》《滾蛋吧腫瘤君》《送你一朵小紅花》《少年的你》《同桌的你》《少年和他的影子》《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二、有哪些電影是關于高考的
1、因為我近段時間也在看類似的電影,找了很多。
2、這是一所百年老校,市示范校之一。高三九班班主任“范義本”(方中信飾)帶領全班同學在高考沖刺的最后階段中發生的一系列的故事。
3、在每個青春的回憶中,一個深陷暗戀默默付出的女孩兒,幾個情感豐富講義氣的哥們,一群各有故事特色十足的損友,一段所有人共有的回憶。這就是青春派——生活里總在閃爍,永不褪色的一段歲月。
4、1977年,攪擾中國人民整整十個年頭的文化大革命業已結束。人民的生活重新步上正軌,在這百業待興之際,中斷了多年的高考也得以恢復。東北某農場內,生活著一群來自四面八方、身份各異的知青。他們將最好的年華獻給了這片黑土地,卻不知自己的明天將在何方。恢復高考的消息傳到這里,讓年輕人們的心再次躁動起來。
5、所有有隱藏天賦、稍微努力一點就華麗逆襲了的主角不是好忍者。魯迪是一個圣母大學橄欖球隊的粉絲,他完完全全沒有在橄欖球方面的天賦,成績也不夠考上圣母大學。他有的真的只是那份熱愛(說到這都有點心疼他),但就憑借這份熱愛,他在大四的時候走上了圣母大學的賽場,自此再沒有人在圣母大學的球場上被拋起來的人。而且,這是真實的故事!!!
6、致敬青春講述了一個在大學摸爬滾打的大四畢業生在暑假回到家鄉古城,心中思緒萬千不甘墮落,最后重回母校回憶自己的高中生涯,在回憶中頓悟人活于世的意義。
7、在這里就只先說這么多,如果您覺得我說的這幾部電影您覺得不錯,還想知道更多可以關注我或者給我發私信我們繼續探討。
三、學爸電影最后黃渤說的話
1、“爸爸,對不起,我沒有別的小朋友棒。”
2、這是各位將在8月18日觀看電影《學爸》里,一位孩子向影片中飾演“父親”的黃渤說的一句話。
3、看文章第一句加上這部電影名字,想必大家都能猜到這是一部怎樣的電影題材?
4、電影開頭,是一群奮力往前奔跑的學生家長,人人都在提起腳步你追我趕,被裹挾在人流中的黃渤就是本片里的主角,和他一樣,影片在下一秒才介紹這群向前追趕的家長,目標只是不遠處一所其貌不揚的小學校門。
5、劇情交代:前夜這群自帶小板凳、牙膏牙刷、在路邊湊合過上一晚的家長們,都只為了一個目標而來:為自家孩子爭奪一個入學名額。
6、但故事反轉很快,鏡頭切換的下一秒是校門的緩緩關上,將一只只像是求助的雙手拒絕在外,生動代替了語言描敘了這場不平等、沒有硝煙的教育紛爭。十分契合前段時間網上一則新聞:河北廊坊一群家長頂著四十度高溫,全家輪崗通宵排隊報名的夸張場面。
7、而以上僅僅是導演揭露當下教育一道十分尋常的開胃菜。
8、電影《學爸》對焦的是當代教育現狀:影片中通過四組家庭生活,以親子關系為切入,以片中各個事例為支撐點,將纏繞在父母身上的焦慮一一展現出來。
9、其中,雷大力(黃渤飾)與雷小米(單禹豪飾)本是一對沒有過多追求的快樂父子,二人之間打打鬧鬧,生活無憂無慮,彼此之間更像朋友,兒子小米偶爾也會喊爸爸叫“大力”。
10、另一組家庭,也就是他的好兄弟火哥(張子賢飾)和火嫂(萬茜飾),這組家庭相反對孩子教育幾乎落實到真槍實彈,在孩子學習稍稍落后,迎接他便是數不清的棍棒相加,這在雷大力看來更像是虐待。
11、另一組是由閆妮飾演的單親媽媽劉真真,為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她將孩子當作“雞娃”培養,讀書學習全年無休,更是自己的安排下,孩子連上八種培訓課程,奧數、英語、舞蹈,各種能讓孩子加分的課程幾乎都報了一個遍。
12、而在被現實狠狠敲打一遍后,反應過來的雷大力才明白即使求得一個入學名額,孩子沒有一技之長,一樣會被當作面試那樣刷下來。
13、在這整個教育行業,每個父母每個孩子都成為脫韁的野馬,人人都在往前賽跑。
14、雷大力也自此看到了自家孩子和別人孩子之間差距有多大,他也知道優質的教育資源往往都有限,在這殘酷競爭下勢必會有個別孩子會被排除在外。
15、但又有那個父母愿意自家孩子會是那個“獨立”之外的存在,就如火嫂講那樣:“所有人都在跑,我不敢停。我慌。”而這也就有了電影開頭那一場。
16、雷大力也明白,優質教育的背后,拼的是家長。片中另一組家長,也就是自己亡妻的妹妹、生活在一線城市的高亞琳(張鈞甯飾)。
17、她的出現,更讓雷大力深刻領會到一所國際名校,除了面試孩子的天賦,更要面試家長財力與社會資歷。
18、這道幼升小的門檻,應是生生將大人們拖進這場無窮無盡的拉鋸戰。
19、可從小散養的孩子,學習成績本就一般,短時間的補課靠強行灌輸又怎么可能趕得上別人家孩子一年半載的學習成果。
20、心力交瘁的雷大力累了,自信心被摧毀的小米哭了。
21、“爸爸,對不起,我沒有別的小朋友棒。”
22、片中還有各種各樣教育背景的奇觀,有培訓課傅首爾那魔性的口號:“心要野,命要硬,越努力,越幸運”。
23、有背誦乘法表、卻又戴上頭盔,在背誦不過,可以“放心揍娃”的火嫂兒子。
24、還有雷大力為孩子升學,花十萬買通本地人劉真真假結婚,又趕上政策,到手的學區房成為燙手的山芋......
25、這一切都讓人們啼笑皆非,但諸如此鬧劇早就從現實照進到熒幕。
26、而故事到最后,雷大力開始反問自己為什么要這樣瘋狂?他也想了想,回答自己:“可能是輸慣了吧,太想贏了。”
27、電影也在結尾作了這樣一句總結:“土泥鰍不一定要過龍門,總有一汪水讓他好好活著。”
28、強烈建議家長們帶孩子看一次《學爸》,試著從孩子們的角度出發,真正探討孩子內心深處對這個世界真實想法。
四、學爸電影反映的教育現狀
《學爸》是一部講述家庭教育題材的電影。這部電影通過對不同家庭的教育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展示,反映了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教育現狀,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電影中展示了許多家庭為了追求高分數、名校升學,讓孩子承受巨大的學習壓力。這種應試教育現象在現實中依然普遍存在,導致許多孩子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電影中,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花費大量金錢和時間,甚至犧牲自己的事業和個人生活。這種現象反映了現實生活中一些家長對教育的過度投入和對孩子的過高期望。
電影中呈現了不同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長選擇嚴格的管教方式,有的家長則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主能力。這種差異反映了現實生活中家庭教育方式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電影中,一些家長過分關注孩子的成績和排名,忽略了孩子的興趣和特長。這種現象反映了現實生活中社會對教育的期望和評價標準可能過于單一,忽略了教育的多元價值。
電影中,一些家庭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花費大量金錢購買學區房、送孩子上補習班等。這種現象反映了現實生活中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導致部分家庭難以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
五、你心目中的十大勵志電影是什么
1994年上映,由法蘭克·戴倫邦特執導,改編自暢銷懸疑小說家斯蒂芬·金的原著作品《四季奇譚》中收錄的《麗塔海華絲與肖申克監獄的救贖》。
這部影片描寫了美國社會上普遍存在的不公和體制的漏洞,描寫一個個體,如何與邪惡的集體智慧周旋,最終保全生命,獲得自由的故事,可謂勵志之首。
2000年由二十世紀福斯影業與夢工廠發行,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湯姆·漢克主演。
影片描寫空難遇難者掙扎求生,重返文明社會的故事,整個影片中大篇幅部分都是湯姆·漢克斯一個人的獨角戲,引人深思生命的意義,其實人生何嘗不是一場獨角戲。
3.《當幸福來敲門》(ThePursuitofHappyness)
2006年由哥倫比亞影業發行,改編自美國加德納理財公司執行長克里斯·加德納的真實故事,由意大利導演蓋布瑞·穆契諾執導,威爾·史密斯和他的兒子杰登·史密斯主演。影片講述美國社會中一個男人是如何通過自身努力找到工作,撐起一個家的經歷。很多場景十分震撼,打動人心。
4.《幸福終點站》(T(https://WWW.KENgniAO.cOM)heTerminal)
2004年上映,由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湯姆·漢克斯主演。講述一個歐洲乘客入境美國時滯留肯尼迪機場,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捍衛自己的權益和尊嚴,入境美國,完成父親遺愿的故事,影片不僅僅講述了主角一個人的艱辛經歷,也通過他描寫出清潔工、海關警察、送餐員等組成美國社會的各個階層奮斗之人的各種細節。
1994年上映,由羅伯特·澤米基斯導演,湯姆·漢克斯主演,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葛魯姆于1986年出版的小說。
影片講述了智力低下的阿甘的傳奇人生,穿插美國在1944年到1982年之間的所有大事件,上映后引起巨大共鳴,激勵了無數人,影片也取得巨大成功,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視效、最佳剪輯等一系列獎項。中國也有類似的影片,就是黃渤主演的《蛋炒飯》。
6.《喜劇之王》(KingofComedy)
1999年上映的賀歲片,是星爺的自傳式電影,折射出周星馳早年演繹生涯的坎坷。那些臺詞——天亮了會很美的,我養你啊,讓無數人落淚。
2003年上映,由加里·羅斯執導,托比·馬圭爾主演。根據勞拉·希倫布蘭著作《海餅干:史上最偉大的賽馬傳奇》(Seabiscuit:AnAmericanLegend)改編。講述美國大蕭條時期,“海洋餅干”這只體型過小和被忽視的賽馬以及其馴馬師的奮斗故事。
8.《三傻大鬧寶萊塢》(Threeidiots)
2009年上映,由拉庫馬·希拉尼執導,改編自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處女作小說《五分生》(FivePointSomeone),創下了寶萊塢電影上映首周、上映第一天和全球票房最高紀錄。影片講述的是關于讀書學習的故事,對于青年學生來說有強烈的啟發作用。
9.《沙漠之花》(WarisDiiriye)
2009年上映,由雪瑞·霍爾曼執導,莉亞·科貝德、莎莉·霍金斯等主演,根據索馬里黑人模特華莉絲·迪里的自傳暢銷書改編。講述了從小承受割禮的索馬里女孩成為世界頂級名模的故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和傳統禮教,愚昧文化較量,努力奮斗,追求自由的感人事實。
10.《千與千尋》(千と千尋の神隠し/せんとちひろのかみかくし)
2001年上映,由吉卜力工作室制作、宮崎駿執導,在日本國國內創下2350萬人次觀看、304億日元票房的紀錄。影片雖然講述的是一個小女孩誤闖了神秘世界,之后經歷成長的故事。但是背后其實是隱喻日本社會在經融風暴期間,新一代年輕人如何堅守自己的原則,為父輩還債,創造有希望的未來的故事。引起日本社會的廣泛共鳴。
此外《怒海潛將》、《死亡詩社》、《放牛班的春天》、《穿普拉達的女王》、《紫色》、《洛奇》、《聞香識女人》、《亂世佳人》、《摔跤吧爸爸》、《追風箏的人》等也都是非常不錯的勵志電影。
所有電影海報來自于網絡,版權歸制作方所有,侵刪。
更多原創優質答案,歡迎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