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者迷的下一句是什么啊??
請問一下當局者迷的下一句是什么啊,在線等<愛尬聊_百科網>。。。
Carzy 2021-07-20 00:20
小嘚瑟的八卦 2021-07-20 00:24 全句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意思 迷:糊涂,迷惑。 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出處 《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旁)觀見審。”
_CFT01****05719 2021-07-20 00:24 下一句: 如今只恨因緣淺,也不曾、抵死恨伊戀繡衾(無題) [作者] 辛棄疾 [全文] 長夜偏冷添被兒。枕頭兒、移了又移。我自是笑別人底,卻元來、當局者迷。如今只恨因緣淺,也不曾、抵死恨伊。合手下、安排了,那筵席、須有散時。
嘴里有蛆 2021-07-20 00:25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但感覺有時候未必清,現在這個社會還要學會什么時候該清,什么時候不該清,清時要分清什么時候該說,什么時候不該說。哎·········難啊!
哆來咪ABCTY 2021-07-20 00:30 這兩句話是一句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 〖解釋〗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出處〗《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旁)觀見審。” 〖示例〗誰怪著你呢,實在說的不錯,倒是沒有人說過的話!可見“~。”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三回
ty_愛浪1 2021-07-20 00:38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釋義】 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傍:通“旁”。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指局外人清晰地看待問題,當事人往往會迷惑。) 【出處】 《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旁)觀見審。” 【示例】 誰怪著你呢,實在說的不錯,倒是沒有人說過的話!可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三回)歷史典故身處其中的人往往看不清事情的真相而執迷不悔身處其外的人因為沒有牽涉其中而能格外冷靜地理清關系洞悉世情。
Carzy 2021-07-20 00:20
“當局者迷”這句話的下一句是“旁觀者清”。
1、這是一句漢語俗語,常用來比喻一件事情的當事人往往因為對利害得失考慮得太多,認識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觀的人看得清楚。
2、這句話的出處是后晉·劉昫的《舊唐書·元行沖傳》,截取其中一段:
客曰:“當局稱迷,傍觀見審,累朝銓定,故是周詳,何所為疑,不為申列?”答曰:“是何言歟?談豈容易!昔孔安國注壁中書,會巫蠱事,經籍道息。族兄臧與之書曰:‘相如常忿俗儒淫詞冒義,欲撥亂反正而未能果。然雅達通博,不代而生;浮學宋株,比肩皆是。眾非難正,自古而然。誠恐此道未申,而以獨智為議也。’則知變易章句,其難一矣。
3、作者劉昫,后唐莊宗時,太常博士、翰林學士。
明宗即位時,加兵部侍郎,遷端明殿學士。
長興三年,拜中書侍郎兼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后唐廢帝入立,遷吏部尚書、門下侍郎,監修國史《唐書》(南宋之后稱為《舊唐書》)。
后晉高祖時,以為東都留守,判鹽鐵。
開運中,超拜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復判三司。
契丹犯京師,昫以目疾罷為太保,是歲卒,年六十。五代后晉時官修的《舊唐書》, 是現存最早的系統記錄唐代歷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書》,宋代歐陽修、宋祁等編寫的《新唐書》問世后,才改稱《舊唐書》。《舊唐書》共二百卷,包括本紀二十卷,志三十卷,列傳一百五十卷。《舊唐書》從后晉天福五年(940年)始奉石敬瑭之命修撰,到后晉開運二年(945年)完成。因為書成時劉昫正在執政,按當時的規定,一般宰相都要作國家修史的主編(監修),因此劉昫就成了署名撰者了。
小嘚瑟的八卦 2021-07-20 00:24 全句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意思 迷:糊涂,迷惑。 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出處 《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旁)觀見審。”
_CFT01****05719 2021-07-20 00:24 下一句: 如今只恨因緣淺,也不曾、抵死恨伊戀繡衾(無題) [作者] 辛棄疾 [全文] 長夜偏冷添被兒。枕頭兒、移了又移。我自是笑別人底,卻元來、當局者迷。如今只恨因緣淺,也不曾、抵死恨伊。合手下、安排了,那筵席、須有散時。
嘴里有蛆 2021-07-20 00:25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但感覺有時候未必清,現在這個社會還要學會什么時候該清,什么時候不該清,清時要分清什么時候該說,什么時候不該說。哎·········難啊!
哆來咪ABCTY 2021-07-20 00:30 這兩句話是一句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 〖解釋〗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出處〗《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旁)觀見審。” 〖示例〗誰怪著你呢,實在說的不錯,倒是沒有人說過的話!可見“~。”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三回
ty_愛浪1 2021-07-20 00:38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釋義】 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傍:通“旁”。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指局外人清晰地看待問題,當事人往往會迷惑。) 【出處】 《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旁)觀見審。” 【示例】 誰怪著你呢,實在說的不錯,倒是沒有人說過的話!可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三回)歷史典故身處其中的人往往看不清事情的真相而執迷不悔身處其外的人因為沒有牽涉其中而能格外冷靜地理清關系洞悉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