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的作者是誰寫的啊??
常觀己 2021-06-03 21:20
關于《敕勒歌》一文的作者問題,主要有這樣幾種認識:斛律金所作或所唱;斛律金之子斛律光所作;高歡所作;民間或集體創作并廣泛流唱。
1,高歡(496年-547年),小字賀六渾,原籍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出身于懷朔鎮(今內蒙古固陽西南)兵戶之家,東魏權臣,北齊王朝奠基人,史稱北齊神武帝。因祖父高謐犯法,移居懷朔鎮,成為鮮卑化漢人。
2,斛律金(488年―567年),字阿六敦,朔州(今山西朔州城區、平魯區一帶)人,敕勒族,南北朝時期北魏、東魏、北齊三朝將領。
3,斛律光(515年-572年8月22日),字明月,朔州敕勒部(今山西朔州)人,北齊名將、軍事家。祖父斛律大那瓌,為北魏光祿大夫,第一領民酋長,父親斛律金。
M39****6310 2021-06-03 21:20
《敕勒歌》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樂府詩集》的文學體裁為樂府歌辭,是繼《詩經·風》之后,一部總括中國古代樂府歌辭總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編。
原文及其釋文為: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
釋文: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釋文: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釋文: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頭兩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聳云霄的陰山腳下,將草原的背景襯托得十分雄偉。接著兩句用“穹廬”作比喻,說天空如蒙古包,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來形容極目遠望,天野相接,無比壯闊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繪了一幅水草豐盛、牛羊肥壯的草原全景圖。有靜有動,有形象,有色彩。
_WeCh****79998 2021-06-03 21:23
作者不詳。
《敕勒歌》作者到底是誰,各界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斛律金是作者之一,甚至有人認為作者就是斛律金。 而有人認為斛律金只是已知最早的演唱者,而非作者。
《北齊書·神武紀》指出,《敕勒歌》最早吟唱者,是東魏名將斛律金,這是關于敕勒歌的最早記載。斛律金出身敕勒族,史載他擅長騎射,善于用兵。
掌握東魏大權的大丞相、鮮卑化的漢人高歡,公元546年親率大軍攻打西魏重鎮玉璧結果不但久攻未下,反而損失慘重,軍心因而浮動不安。高歡是想用這首歌頌家鄉的歌曲以安定軍心,激勵斗志。
但在客觀上,使這首民歌得以記載并流傳下來。由于北魏、東魏和北齊都屬南北朝時期的北朝,故后世稱之為北朝民歌,也有人稱北魏或北齊民歌。
桃花賦1 2021-06-03 21:25 沒有作者,選自《樂府詩集》是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流傳的一首民歌,一般認為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原文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小肥羊的小胖猴 2021-06-03 21:26
作者不詳
《敕勒歌》是我國南北朝時期黃河以北的北朝鮮卑族間流傳的一首民歌,在中國古典文學和古代史研究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敕勒:種族名,北齊時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帶。敕勒,中國古代民族,屬于原始游牧部落,又稱赤勒、高車、狄歷、鐵勒、丁零(丁靈)。
1.原文如下:
《敕勒歌》
南北朝-樂府詩集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2.譯:
陰山腳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
藍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
135****3183 2021-06-03 21:30
《敕勒歌》,作者不詳,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首民歌。是由鮮卑語譯成漢語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原文: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譯文:陰山腳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與大地相連,看起來好像牧民們居住的氈帳一般。藍天下的草原都翻滾著綠色的波瀾,那風吹到草低處,有一群群的牛羊時隱時現。